98k文学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江东周郎 > 第二百八十九章 逸才蔡邕

第二百八十九章 逸才蔡邕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藏书楼原有约五千册书籍,三人各自带来了一些,加上周瑜派人6续从各地收集而来的,已经有了近八千册书籍,其有些还是珍贵的孤本,这令三人兴奋不已,索性各自分了几本拿回家好好地研读。

这日,周瑜办完公务,便信马由缰,缓缓地往城外去,沿途见到山水含笑、垂柳依依,正是江南的大好初春色。周瑜远远地看见前方有座三层高的木楼,记得那楼正是藏书楼,想想有一段时间没去看望三位前辈高贤了,便挥鞭策马,疾驰而去。亲兵队长全柔领着四名精悍的亲兵骑着快马紧紧跟随在后。

周瑜快马到了藏书楼前,翻身下马,后面全柔跟上,牵过马去拴在;哦门前的树旁。周瑜抬头一望,见写有“藏书楼”三个鎏金大字的一块大匾端端正正地挂在门楣之上。周瑜会心一笑,这三字是他亲笔所写,苍劲古朴,正合藏书楼的意境。

周瑜尚待敲门,一名白老者正巧开门而出,见到周瑜一愣,随即喜道:“周大人,怎么今日有空暇到藏书楼了?”

那老者正是蔡邕,周瑜忙施礼道:“伯喈公,晚辈前来拜访。”

第二百八十九章逸才蔡邕

残雪消融,流水潺潺,枯黄的树枝间悄悄地长出了一些嫩绿的叶芽,生命力顽强的小草一夜之间在原野上冒出了很多,看到这星星点点的绿色,让人不由得不感叹,春天来了。看小说就到~

藏书楼附近的春天似乎来得更早些。凡爱书之人必爱花草,在藏书楼的庭院内外、树丛间、墙角处、屋檐下都种植了不少的花草。庭院里的几树腊梅尚未凋落,依旧有暗香浮动,又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在树下开始滋长,红的红绿的绿,看起来十分地养眼。

在藏书楼的旁边,修建了五处宅院,宅院不算大,却都修建得颇为别致,可谓是曲径通幽处、花开人不知。

郑玄是第一个入住这批宅院的主人,去年抵达秣陵后,他选择了居的一间作为自己的住所,郑玄的得意弟子孙乾自然也和他住在一起。

第二个入住的人却是蔡邕,在历史上本来已被王允处死的他,因为周瑜的巧妙斡旋,王允将蔡邕流放夷洲,半途被周瑜接到了秣陵隐居。后来周瑜又通过朝的关系让皇帝下了取消蔡邕流放夷洲的诏书,蔡邕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出现在公众眼前。为了潜心编写汉史,蔡邕得知郑玄住在藏书楼后,便要求也搬了过来。看小说就到~蔡邕选择的是最东边的一间宅院。

孔柚则是刚刚入住的,他被袁术赶出南阳后,慕名到了秣陵,受到周瑜的热情接待。二人在关东联军讨董卓时即相互认识,只不过当时周瑜只是个小小的居巢令,而孔柚却是豫州刺史。如今再见面,周瑜统掌扬州,孔柚却成了平民一个,反差强烈,令孔柚心感叹不已。

不过周瑜一向谦恭,对孔柚这样的当代大儒更是毕恭毕敬,让孔柚大感有面子,便欣然答应了周瑜的请求,也搬到藏书楼来住了,他选的是最西边的一间宅院。

一座小小的藏书楼附近,居然住了三位当世的鸿学大儒。郑玄是经学大师,学富五车,犹爱批注儒学经典。蔡邕博学多才,通晓经史、天、音律,擅长辞赋。孔柚则读书破万卷,章诗赋那是一流。三人每日里都到藏书楼去,各自取各自要研读的书籍,上午在藏书楼内的学堂内开课讲学,下午则做些自己的事情,或注释经书、或侍弄花草、或饮酒吟诗,日子过得简单而又清闲。

三人的影响力自然是不同一般,数月内便有约百名青年才俊慕名而来,他们也不拒绝,都收为弟子,在学堂上各施所长,倾囊相授,恨不得将平生的才学都传授给他们才好。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