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0章 马屁都让你拍了我们怎么办
“什么?废除匠籍?”御书房。一众内阁大臣聚集,林白也没废话,直入主题。昨天自古灵儿那得知匠籍一事后,他就决定废除了,这是严重拖累制造业发展的制度,这种制度下,还有谁愿意从事相关行业。即便有,也不是真正热爱,纯粹是被迫无奈混口饭吃,技艺还如何提升,所以……一众大臣显然都没想到,大才子突然来了这么一出。他们都想象过大才子会有动作,而这么久没有动静,很可能在憋大招,他们都在等待,都想看看大才子的大招是什么。结果谁都没有料到,竟然是废除匠籍。这个事要说大也不算大,毕竟匠籍人口数量有限,牵涉到的人不会太多。但说小也不小,毕竟匠籍制度自古便是如此,在这片土地已经根深蒂固,大才子一上台,直接就要废除,着实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。刑部尚书孙延庆率先道:“陛下,匠籍制度已经延续千年,突然废除,会不会有些匆促?”礼部尚书王天泽道:“孙大人所言甚是,匠籍存在是有其原因的,兵器锻造、国家攻防建设,这些东西必须掌控在朝廷手中,贸然废除匠籍制度,这些东西必然难以控制。”兵部右侍郎刘云锋道:“下官倒不这么认为,陛下在西南已经研发出红衣大炮,诸葛连弩等等,民间工匠打造的最多也就普通弓箭、片刀,这些东西的危害性已经减弱。”“再者,废除匠籍制度,并不意味着对兵器锻造不加以控制,朝廷可颁布法律,严禁民间工匠锻造相关物品……”范仁礼附和道:“不错!离朝要发展,便离不开工匠,臣以为可行。”“……”一众大臣纷纷表态。反对的有,支持也不少,争论不算太大。还是那句话,匠籍牵涉的人不算太多,所以众人都只是站在朝廷的立场发表看法,并没有多少利益冲突。林白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里,其实废除匠籍只是一次试探。看看官员反应,以及民间反应如何。匠籍是少数群体,就算有反响也必然不会太大,推行之后,也能够为将来做铺垫。“赵大人你是户部尚书,这件事最终还要落到你和工部的头上,你们也说说吧!”户部尚书赵三通闻言连忙道:“启禀陛下,离朝要发展,适当提高工匠的地位并无不可,只是一下突然废除,会不会太激进?是否先弄个试点?”林白道:“不了,匠籍人口本就不多,没必要这么麻烦。”工部尚书江淮水则道:“敢问陛下,只是废除匠籍?可还有后续动作?”林白眼眸微亮,看了江淮水一眼道:“的确还有后续动作,朕准备让工部成立一个部门,给各行各业工匠评级……”大才子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。一众大臣皆有些惊讶。不过让他们惊讶的还在后面。大才子继续道:“除此之外,日后各地负责建设的督办或副手,必须要有经验丰富的工匠担任,和普通官员一样,升迁不受限制,按照吏部考核。”这就等于不仅废除了匠籍,还允许工匠当官。一众大臣无不面面相觑。王天泽率先道:“陛下,此举是否欠妥?一旦如此,那百姓大量涌入,恐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。”范仁礼道:“那也未必,工匠手艺不是人人都能精湛,陛下制定评级制度,只有技艺精湛者才能获得评级,普通工匠和百姓无异,过了开始的热潮自然会冷却下来,此举反而无形中剔除了一些缺乏天赋的,对手工技艺的提升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。”“至于为官,自然也是综合各方面考核。”“臣以为,这项措施非常好,必须推行,一旦落实,必然会迎来离朝手工技艺的爆发。”不得不说,范仁礼眼光独到,不过,他表现出来给人的感觉,总有些故意讨好大才子的样子。让一众大臣都颇有些不爽,马屁都让你拍了,我们怎么办?林白嘴角微微勾起。一众大臣也没有反对,最多也就表示会不会太激进,要不要先尝试之类的,但是大才子显然没那个雅兴。当即道:“好了!这件事就这么定了。”“明天早朝公布后,户部和工部就着手去办吧!另外,朕会从西南调一些技艺精湛的工匠过来,工部若是有人选也可以推举,届时,朕会安排人对他们进行考核,合格者,待科举落定后,会与科举士子一同授官。”与科举士子一同授官?这是要做给天下人看啊!一众大臣都有些心惊,大才子对工匠的重视程度明显超乎了他们的想象。赵三通和江淮水自然不敢怠慢,连忙领命。匠籍的事就这么确定了。虽然有反对的声音,但是并不多,本身原因不说,大才子的威望摆在那,这可是大才子上台的第一件事,谁敢忤逆大才子的意思。林白顿了顿,接着道:“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件事,日前范大人向朕进言,说眼下离朝官场风气不正,急需整顿,并上个折子,你们都看看吧!”大才子示意,小安子连忙给每位大臣送上了一份相关折子。一众大臣面面相觑。有不少人都看向了范仁礼,目光颇为不善。尤其是看清奏折上的内容之后,就更加不淡定了,脸色微变。而范仁礼却像是个没事人,口中道:“目前离朝各级官员贪赃枉法的不在少数,还有更多官员本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敷衍状态,拿着朝廷的俸禄混日子,根本就没有想过造福百姓。”“诸如此类的官员,与陛下的发展大计背道而驰,臣以为,必须全部拿下。”这话一出顿时像捅了马蜂窝,一众大臣都不淡定了。“范大人此话是否过了,朝中即使有这样的官员也是极个别,用得着如此兴师动众?”“不错!贪官污吏历朝历代都难以避免,但如此大规模的整顿,必然会造成极大的影响,陛下,臣以为此事值得商榷。”“臣附议!”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