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代十国往事 第116章 昭宗良药(第2/5 页)
最后,昭宗御笔亲书一道手札,告诉他们,“爱卿所言极是,但凡事都要讲求融汇变通,不要钻牛角尖嘛,不要因小失大。”明显偏袒宦官。
孔纬、张浚二位仁兄忠心可嘉,情商堪忧。他们读不懂帝王心术,他们把昭宗的隐忍当成了窝囊。身为大唐帝国的天子,被阉竖欺负成啥熊样了,还连半个屁都不敢放?
于是,昭宗越是低调隐忍,二位宰相就越要强出头。
杨复恭常坐两人抬的小轿(肩舆),直到太极殿才下轿步行,有违礼制。
某天,昭宗与朝臣们讨论天下大事,言语间流露出对江山社稷的担忧。
孔纬冷笑一声,慢条斯理道:“陛下,威胁大唐江山社稷,还用麻烦四面八方的藩镇?您身边就有一个人要造反!”
此话一出,现场立刻鸦雀无声,都惊诧地看着孔纬。
昭宗也吓了一跳,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,“爱卿,你说谁要造反啊?”
孔纬抬手点指,众人顺着手指一瞧——杨复恭!
杨复恭如触电一般,浑身一激灵,“别……别闹……”
“哼!”
孔纬浑身上下散发着神圣不可侵犯的正气,指着杨复恭的鼻子尖,怒斥道:“你杨复恭只不过是陛下养的一个家奴而已,却敢‘肩舆上殿’,好大的胆子!你还蓄养了这么多勇士当养子,不仅让他们掌握皇家禁军,还出任地方节度使,这不是谋反是什么?”
杨复恭的养子杨守立、杨守信均在中央禁军做将领;杨守贞、杨守忠在外做节度使,并且从来不上缴贡赋,目无朝廷;杨守厚为绵州刺史,其他养子也多为地方刺史,在当时被统称为“外宅郎君”;又在宫中挑选了六百多个精明能干的小宦官,都收为养子,然后派驻到各战区、各道做监军宦官。由此织起了一个盘根错节、密不透风的“杨派”宦官势力网。
“杨派”宦官势力从中央到地方,内外勾结、遥相呼应,无人敢碰。与此同时,杨复恭与地方藩镇(如李克用)也有秘密勾结。“杨派”宦官势力绝对是一股不容小觑的政治力量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。